- · 《灌篮》收稿方向[05/28]
- · 《灌篮》投稿方式[05/28]
- · 《灌篮》征稿要求[05/28]
- · 《灌篮》刊物宗旨[05/28]
看《灌篮高手》和《足球小将》的少年越来越少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用这样一个标题,小伙伴们一定认为菜鸟疯了吧? 漫画《灌篮高手》在去年是30周年纪念,而今年是《足球小将》40周年纪念。作为体育题材动漫,两部漫画作品对于人类进步的影响力
用这样一个标题,小伙伴们一定认为菜鸟疯了吧?
漫画《灌篮高手》在去年是30周年纪念,而今年是《足球小将》40周年纪念。作为体育题材动漫,两部漫画作品对于人类进步的影响力是要远超其它题材作品的,曾经有无数的少年因为这两部漫画或者动画深深的爱上了篮球和足球,有些人不仅因此改变了人生,甚至一部动漫还影响了一个国家的体育运动发展。不过就今天而言,我们可否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把它们放在如今,《灌篮高手》和《足球小将》还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吗?
2018年《足球小将》重置版上映后,除了被怀旧的那一代人挑三拣四外,新一代的少年并未给予很高的观看热情。
《灌篮高手》被誉为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但如今津津乐道它的人们仍然还是曾经的那一代人。比起今天各种脑洞题材的动漫作品,新时代的少年们为何会对体育题材作品的兴趣降低了呢?
菜鸟在之前的视频中讲过,《灌篮高手》没有老,但我们老了!很多小伙伴因此私信菜鸟,告诉我为什么《灌篮高手》是后续者们无法超越的,有人认为是写实,有人认为是它教会了我们如何打篮球,还有人认为作品中的“生活”偏向于我们的现实。菜鸟觉得你们说得都对,但是这个观点仅能代表我们这一代人的想法,而在我们引以为傲的这几点中,或许恰巧还能找到问题的根源。
我们先聊聊写实性的问题,无论是《灌篮高手》还是《棒球英豪》,菜鸟个人认为在二次元作品中都算是写实性体育动漫的代表作,但是《足球小将》却绝对不是写实作品。虽然动漫中很多动作可以被现实复刻,但像站在门框上防守或如“高空飓风”这样的夸张动作,明显是属于脑洞足球,甚至这样的画面放在今天都很难过审。不过动作的夸张却并未影响《足球小将》成为对体育运动影响力最高的体育动漫。
至于冲出亚洲、站在世界之巅这一臆想来说,我们虽然看起来嗤之以鼻,但对当时的日本国人来说却是一种莫大的激励。中田英寿接受国际足联网站采访时曾这样说过,“20年前,棒球在日本很流行,但足球不行。对我来说,日本没有足球英雄,没有顶级球队,但是日本有《足球小将》漫画。我读了它以后开始喜欢上足球。作为一个孩子,我正在思考是打棒球还是踢足球时,因为《足球小将》,我选择了足球。”《足球小将》的意义超出了纯粹的流行文化现象,让一代日本儿童喜欢上足球,儿童的需求又导致了足球基础设施的发展,如今日本的足球水平也走上了亚洲之巅,而这些和《足球小将》是否写实完全无关。
那么是不是越贴近“生活”的作品越能影响受众群体呢?《棒球英豪》的“生活性”最强,但你当年看完《棒球英豪》后去打棒球了吗?而对日本少年来说,《棒球英豪》却创造了一代少年的甲子园梦想。所以因为文化和环境差异,那个所谓的“生活”也跟同时代的我们关系并不大,真正影响这些作品受众的其实是时代的更迭!
一、时代的变迁改变了动漫作品的类型
你是否会发现我们当年喜欢的动漫作品,你的孩子其实并不是特别喜欢看。在本世纪之前,日漫作品的类型基本都是热血的英雄主义题材,可以牺牲自我,为梦想前行等等,世界大于个人。但到了2000年之后,动漫题材的核心变成了爱与牺牲,人与人之间甚至是人与世界的关系,此时世界等于个人。而如今呢?《关于我转生变成史莱姆这档事》、《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从这些冗长但人气火热的动漫题目中我们就能看出,人情冷暖,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包容类作品已成为了动漫内容的表向核心,世界小于个人。菜鸟记得有个词叫“后现代解构主义”,感兴趣的小伙伴自己查一下名词解释,菜鸟这里就不展开详解了。
总之,在多元化差异性的一代少年之中,我们再拿我们曾经向往的热血、梦想的世界观去捆绑他们,很明显他们是不会喜欢的。当你对《黑子的篮球》不屑一顾的时候,人家单行本的销量早就悄无声息的突破了3000万册。而如今大火的少青向动漫作品,哪一部又和玄幻扯不上关系呢?
文章来源:《灌篮》 网址: http://www.glzzs.cn/zonghexinwen/2021/0412/1502.html